亚欧能源网

有序打开大学校门,激发兼容并包基因

栏目:热点   作者:柳暮雪   发布时间:2023-12-28 09:22 来源:光明网 阅读量:19578   

据北京日报客户端12月26日报道,目前,多所位于北京的高校已经向社会全面开放,社会人员无需预约,可直接刷身份证入校。一些尚未开放的高校表示正在有序推进相关工作,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,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。

有序打开大学校门,激发兼容并包基因

不仅越来越多的大学校门能进,而且有的大学正积极开放校内公共资源。就在这几天,北京建筑大学表示校内冰场已启用,将在周末和寒假期间向社会开放,同时将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冰场开放期间承担安全引导、安全提示、冰场巡视等工作。

大学不是封闭的象牙塔,它自诞生起就带有开放包容的基因。只有在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,让师生“走出去”,让公众“走进来”,才能真正成就大学之大。历史上,不少名校的旁听生中走出了文化大家;近年来,不时有校园保安、厨师受到高校学术氛围熏陶,进而奋发图强考上大学……

积极开放校园,让公众享受高校的资源和便利,也是高校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。我国大部分高校为公办,我国高等教育法也规定,高校的三大功能是教学、科研和社会服务。大学拥有丰富的图书和体育场地资源,在非教学时段,推动资源开放不仅方便公众,也能促进其高效利用。

大学是思想、知识的高地。在不少城市,一些大学尤其是名校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。很多人因为仰慕大学和名师,不远千里一睹风采,接受文化熏陶。开放校园,公众可以更便利地享受高校资源,高校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。

当然,开放校园确实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,这也是一些高校尚未开放的原因,但一味封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校友返校进校门颇费周折;学者之间的自由往来受阻;公众参观受限……这些都是大学校门关闭带来的麻烦。

更严重的问题是,由于一些高校实行非本校师生及家属禁止入校,有的校园周边出现了不少“黄牛”,“付费入校”成为一门生意。而遏制“黄牛”的最好办法就是打破公众与校园之间的篱藩,推动校园有序全面开放。

期待更多大学能够敞开大门,把兼容并包的基因切实激发出来。这其实对高校的管理水平、管理细节提出了更高要求,希望高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完善相关管理制度,在保证校园安全和为社会提供更多开放、交流机会之间做好平衡。

刘兵

刘兵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0

猜你喜欢

最新内容

ad

热点内容

亚欧能源网 | 网站地图 | RSS订阅

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。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Copyright©2020- 亚欧能源网 yaou.neov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2017705号.

邮箱:jokerdeyouxiang@sina.com

s